目前分類:衛教保健體育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走路曬太陽遠離退化性關節』

很不錯的保健資訊,請三、四、五年級同學都能讀一遍,或許能改變一些錯誤的觀念。

clip_image002.jpg  

 

根據統計,全台灣年逾50歲的中老年人,每2人就有1人罹患不等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一走路就痛,不少人因而整天待在家裡,一動也不敢動,導致症狀惡化速度加快,最後真的走不了。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高雄醫學大學骨科副教授陳勝凱指出,每個人都會老化,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一旦出現這種又名骨關節炎的退化性關節炎時,患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才不會讓症狀急遽惡化下去。   
陳勝凱表示,正常人骨頭與骨頭接觸的地方,就是關節軟骨,正常的軟骨組織光亮平滑,但隨著年紀增長,軟骨過度磨耗,軟骨碎片掉入關節腔內並在關節腔內刺激關節囊,製造過多的關節液,引發紅腫熱痛,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從X光片看來,正常的關節軟骨面平滑光亮,一旦關節磨損,就會出現凹陷。 

clip_image004.jpg  

有些病情嚴重者,軟骨磨損的附近甚至會有骨刺增生情形。不管怎樣,關節炎通常會以四大症狀表現,

一、是疼痛;

二、是關節變形、腫脹;

三、是晨起感覺僵硬,下床運動後,症狀稍稍緩解;

四、是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音。就疼痛這項而言,如果是O型腿的人,身體重量大都落在關節內側,這個部位較易出現磨損及疼痛。相反的,X型腿的關節疼痛幾乎都出現在外側,且腳愈歪,變形愈厲害,也就愈痛,少有例外。 「運動增強軟骨海棉作用」陳勝凱說,軟骨就像一塊吸滿水分的海棉,當我們走路時,腳往下踩那一刻,身體重量往下壓,軟骨裡面的關節滑液就會被擠出;腳往上提,來自身體的重量消失,關節滑液又回吸到軟骨裡面,形成一個動態平衡。就在關節滑液進進出出之際,營養成分才能進入軟骨組織裡面,維持軟骨的健康。問題是,大多數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一來怕痛,二來也擔心運動會增加關節的磨損,不敢走動,整天就坐著不動,軟骨缺乏關節滑液帶來營養成分的滋潤,時間一久當然出現更大的問題。

clip_image006.jpg  

為此,陳勝凱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四種症狀時,就應特別留意「不要有不運動,以防磨損關節」的錯誤觀念。他強調,適度的運動可增強軟骨的海棉作用,藉著不斷流進流出關節滑液,既可帶給軟骨營養,保持濕潤,關節周圍的肌腱也會增強,減少軟骨磨損的機率。 

在所有運動中,陳勝凱認為『走路』是中老年人最佳的選擇,如果覺得自己的平衡感還不錯,騎自行車、跳舞、游泳等有氧運動,也不妨試試看。但他強調,這些運動應融入日常生活中,不要一曝十寒,而應隨時為之,但若正處於關節疼痛之際,就不要勉強去運動,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此時,不妨以「三隻腳」來替代兩隻腳,拄著枴杖來分擔身體重量,讓軟骨及關節獲得更充分的休息。

每天至少應走路半小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任蕭國川也認為,屬節律性運動的走路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最佳選擇,每天至少走個半小時,如果持續走12個小時以上,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當然可以繼續走下去。 

clip_image008.jpg  

如果有更多時間,他建議患者定期到健身中心,請教練協助訓練股四頭肌的強度。蕭國川解釋,股四頭肌是大腿膝蓋周邊的大塊肌肉,愈強壯,愈能吸收膝關節撞擊的力道,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游泳及騎自行車,也是相當好的運動。蕭國川指出,患者在水中游泳時,受到浮力影響,關節受力較小;騎上自行車,大多數體重落在臀部,膝蓋受力較少,也不失為不錯的運動。 

clip_image010.jpg  

多曬陽光防止骨質流失在日常運動之餘,陳勝凱建議這些患者也要多曬曬太陽,因為陽光可將維生素D活化為 D3,增加鈣質吸收,有效防止骨質流失,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出現。

當然,除了維持適當運動,蕭國川建議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試著服用硫酸鹽葡萄糖胺製品來減少軟骨的磨損。從多年來的臨床觀察,他發現三分之一患者吃了這類製品後有效,可少受點苦。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金針菇抗癌探討  金針菇抗癌探討  

【網友提供親身經歷資訊~金針菇抗癌實例分享】

 第一個偶然:家母於20053月底在台北宏恩醫院檢查出肝內有一個12.2公分直徑的腫瘤。並經複檢確定,血液內甲型胎兒蛋白AFP飈高到天文數字,難怪好幾個月來家母體力大降,胃口大缺,家庭麻將打不到一個東風圈就因小腿水腫無法久坐而罷手。醫生說:「九十歲了,不適開刀,不宜化療,只剩下一到二年壽命」。全家頓時處於愁雲慘霧中,一籌莫展,這是一個難過的偶然。

第二個偶然發生在飛碟電台,由趙少康先生主持的飛碟早餐節目,每週四早上七~八點請陽明醫學院藥理研究所的潘懷宗教授主講「醫學新知」,當時筆者還躺在床上聆聽節目,日期已記不清了,應該是在四、五月間,潘教授那天選擇癌症為主題,突然提及2005年最新的醫學期刊報告,金針菇所含特殊的免疫調節功能蛋白質在餵食給罹癌小鼠後,小鼠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大量自然殺手細胞,竟把癌細胞吞噬殆盡了。這個訊息使家母得以從癌症的陰影中脫困。

大約在六月初,筆者開始給家母每天吃金針菇,眼見她面色逐漸好看,精神體力漸佳,但筆者心中仍七上八下,無法確定發生在小鼠身上的抗癌大戰,到底在家母體內是如何進行的?她每天吃的金針菇量夠嗎?長期吃會有副作用嗎?一直到七月底在高雄榮總檢查,八月初報告出爐,天哪!原來12.2公分的腫瘤竟然只剩7.2公分,各項重要指數大幅下降,我握緊拳頭,心中大喊Got it!現在(2006年六月)她精神好太多了,麻將也可以一次打兩雀而面不改色。醫院診斷的結果是腫瘤體積減縮到 5.7公分AFPGOTGPT等重要指數皆降至正常,這是一個美好的偶然。

上述這麼多的偶然,筆者必須要謝謝飛碟電台、潘懷宗教授、以及所有發現金針菇具有抗癌功能蛋白質的各國研究人員,謝謝你們!國立新加坡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打算尋找大藥廠研發大量快速萃取純化該蛋白質的技術。但相信在經過廣泛的人體試驗到藥品問世,尚有一段不短的年月。癌症已經是國人最大的死因,對諸多已經罹癌或雖經治療無法痊癒的患者,可能是迫不及待且時不我與。因而撰寫此一手冊提供病友一些利用金針菇的經驗,若能因而有助病情或至霍然而癒,那將又可造就更多美好的偶然了。

【金針菇抗癌理論】

 一、什麼是金針菇這就是金針菇,在本省是一種極為普遍的食用蕈類,生產量大,一年四季均有供應,價廉物美,且有大量出口至東南亞、歐、美、澳各國。英文名稱為Golden mushroom,在新加坡則稱之為Golden needle mushroom,學名為Flammulina Velutipes。本省金針菇的裁培技術已進步到完全密閉空間,自動控制溫度、濕度及光照,甚至利用無臂機器人操作的地步,是極為清潔安全,無虞農藥污染的食用菇。筆者在2006年二月前往霧峰鄉一家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金針菇生產業者「戴養菌園農場」,筆者所見的場景與一般想像中的農場截然不同,那是一棟龐大的鋼筋水泥廠房,每天生產25~30噸金針菇,終年不斷,培養金針菇所用的木屑及米糠等培植材料均經高壓蒸氣滅菌,在無菌室內接種菌絲後,堆置在數十層的網架上,利用電腦控制無人駕駛的堆高機運到自動調控溫、濕度的巨大培養室內,在完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經過26天就培植出白嫩漂亮的金針菇,再由前述的無人駕駛搬運車運到包裝間分裝出廠。筆者曾收到不少癌症病友來電詢問金針菇的安全性,也質疑如此潔白的金針菇是否經過人工漂白,擔心吃下去有碍健康。由筆者親眼目睹,確定金針菇是百分百的有機食物,在沒有日照的條件下培養出來的金針菇必然是乳白色的色澤,根本不需要漂白。場長戴吉誠先生還當場把現採的金針菇送進口中咀嚼吞下,他每天都這樣做,筆者說:「你一定不會得癌症,長命百歲」。

  

二、為什麼金針菇能抗癌

金針菇抗癌探討  <<多醣體Lentana 化學結構

 

近年來大家都耳熟能詳各種菇類具有增加人體免疫力的功效,認為主要有效成份為多醣體;例如巴西蘑菇、猴頭菇、日本椎茸等。這些菇類大都價格較金針菇昂貴,且對抗癌症的效能常語焉不詳。 

就是各種菇類中所含多醣體Lentana的化學結構,其實各種菇類中都含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功效的多醣體,金針菇亦不例外。早在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的Leung, M.Y.K 等三人即已發現金針菇的多醣體的分子結構,主要成份為 β-(1→3)-D-linked glucose,分子量約為200 kD,並證實在活體試驗中對惡性腫瘤細胞(Sarcoma, SC-180)有抗癌功效。金針菇不但含有多醣體,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進一步發現金針菇內含有一種特殊的免疫調節功能蛋白質(funag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該蛋白質被命名為FIP-fve。已知在動物活體試驗時發現,餵食罹癌小鼠FIP-fve能殺滅癌細胞及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

金針菇抗癌探討  

上圖就是金針菇內所含調節功能蛋白質FIP-fve的三度空間立體結構圖,FIP-fve經中研院林榮耀院士發現並命名,估測其分子量為12.7 kDa,並且對主導FIP-fveDNA核苷酸完成定序的工作(圖四)將來可依此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最純的FIP-fve

 

台大園藝系許輔教授進一步評估口服FIP-fve,可顯著延長罹癌小鼠的壽命,罹癌小鼠血清中腫瘤特異性抗體的濃度幾乎提高四倍(386.6%),並可顯著提高腹腔罹癌細胞的殺滅能力,國立新加坡大學(NUS)的研究人員也發現金針菇內含的蛋白質能刺激子宮頸癌病人體內天然的抗癌機制,靠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U. C. Davis)醫學院的Andrea T. Borchers, Carl L Keen and M. Eric Gershwin 等三人在2004年對各種菇類在抗癌及免疫方面做廣泛的檢討中指出多醣體的功效。當時尚未對菇類中所含蛋白質深入了解,但也指出食用整株菇類的效果優於單獨食用萃取而來的單純多醣體,這已經意味著菇類中應該還含有其他物質,與多醣體協同發揮抗癌的功效。現在終於發現蛋白質FIP-fve就是主角,金針菇既含FIP-fve,也含有多醣體,價格又平民化,真是太完美的組合了。

 

一、禁忌與注意事項

()正在接受化療的朋友不可同時食用金針菇,其理由是絕大部分的化療藥品除了攻擊癌細胞之外,也會同時攻擊體內其他正常快速增長的組織細胞。所以接受化療的患者常有掉髮、口腔粘膜損傷及其他各種嚴重的副作用。此時,若食用金針菇,體內的免疫系統例如:淋巴腺體、脾臟等被刺激活化,反而有引致化療藥品攻擊的可能。因此,要儘量避免,待結束化療療程後再試吃金針菇。

 ()有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病友不宜食用金針菇,因為有自體免疫疾病者,免疫系統無法辨識自身的正常組織,造成所產生的抗體攻擊自身的結果,食用金針菇將使這類病症雪上加霜。

 ()1987年紐約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的研究人員指出,金針菇內含有稱之為Flammutoxin的單鍊的蛋白質,具有分解紅血球的作用,但報告中認為對人體影響不大。家母食用金針菇至今已達七個月,未見任何不良症候,僅在榮總檢查時告知略為貧血,醫生開了綜合維生素B補充,如此而已。筆者認為若能多加注意病人的營養,同時經過一段時日後,若經檢查發現腫瘤已經緩解,也可考慮將金針菇攝取量降低一些,應無大礙。20061月家母的紅血球數完全正常,毫無貧血症狀。

 ()在長達5~6個月的食療後,若經檢查確定病情已大幅緩解,為避免長期刺激免疫系統恐造成免疫系統的「彈性疲乏」(僅屬猜測),可考慮將採食量減低(例: 50g /天),或採食兩週,暫停一週等方式,讓免疫系統得以休養生息。

 

二、使用量

 

每天若能吃下100~120公克,已有足夠療效,要天天吃,要長期吃,整個食療療程中應定期赴醫院檢查,確保一切平安,並供做為是否要繼續食療及調節採食量的依據。一般健康或未曾發現罹癌的人,亦可吃金針菇,收保健預防之效,許多人在中、老年時發現得到癌症,其實他們很可能在較年輕時體內已有「癌化」的現象,只因不易檢查發現,且當時本身的抵抗力強而不致爆發。若能平日多吃金針菇,讓殺手細胞等抗體巡弋全身,容或體內有少量無法檢出的「壞細胞」,亦可早日清除。筆者認為能連續一個月每天食用50公克應已足夠,每年行之如儀,確保安心。

 

三、生吃或熟吃

 

本文的前幾版都強調:欲求金針菇內FIP-fve蛋白質充分發揮抗癌功效,必須要生吃,以免烹調蒸煮的高溫處理會使FIP-fve變質,這一層的顧慮經請教台大園藝系許輔教授後,已證明是多慮了。因為,最近在教授的研究中顯示在 121℃ 15分鐘及 95℃ 30分鐘處理後,FIP-fve仍維持原有之分子量,且明確可辨該蛋白質未遭分解。再進一步測定高溫處理後FIP-fve對小鼠脾細胞增生效應以及小鼠脾細胞產生干擾素(Interferin, IFN-r)的影響,發現FIP-fve有很高的耐熱性,詳見下表:

 

測試項目/高溫處理121/15分鐘95/30分鐘

 

小鼠脾細胞增生效應82%以上94%以上

 

小鼠脾細胞產生IFN-r之效應90%以上95%以上

 

註:表中各項百分比係以未經熱處理之FIP-fve的效應為100%的基礎對照比較而得。由上表各項數據顯示FIP-fve有良好的耐熱性。除此之外,教授也在報告中指出FIP-fve有極佳的抗凍性、耐酸性與耐鹼性,僅就耐熱性一項而言,吾人即可放心熟食金針菇,不必再擔心生食金針菇對許多體質較敏感的人造成腸胃不適、拉肚子,甚至上吐下瀉、腹痛等副作用。因為加熱處理可以破壞金針菇內引起上述過敏反應的物質,這是利用金針菇抗癌的一個瓶頸,許多病友因生食金針菇後,或輕或重的不適而卻步不前。當初家母開始每天生食100公克金針菇,即曾有下痢的徵候,但家人只以為是肝癌造成的,幸而總算熬忍過去,癌症仍得緩解,當時沒有產生更劇烈的過敏反應,真乃大幸也。綜上所述,廣泛利用金針菇抗癌的瓶頸已經解決,諸位病友只要能想得到的各種金針菇食譜就都可以靈活採用,只要避免高熱油炒炸的烹調,其他蒸煮、川燙、包餃子饀等等,都安全而有效。

 

四、熟食金針菇的簡易方法

 

金針菇不宜久煮,加熱愈久,韌性愈高,不易嚼爛,消化不易,因此烹調時以短時間加熱與切碎最好:

 

()川燙涼拌: 100g金針菇入滾水中川燙即撈起待涼,醬油、麻油少量,糖、味精即可拌食。

 

()濃湯類:不論是玉米濃湯、笏仔魚湯、羹類,煮滾起鍋前把切碎的金針菇投入拌勻即可。此法可整鍋為病人烹製,例如最後放入1000g金針菇,可分裝在10個小盒內冷凍保存,每盒含有 100g金針菇,每天取出一盒解凍加熱上桌可也。

 

()水餃:各種餡料中的蔬菜改以切碎的金針菇取代,包好後冷凍保存。仔細估算每個餃子中含有多少金針菇,就可以隨時下鍋取食了。

 

()麵食、米粉、粿條等:先把病人當天要吃的金針菇(100~ 120g )切碎放在碗底,再把煮好的麵條、米粉、粿條等連同湯汁等倒入碗中即可。

 

以上各種熟食方法都是為了單獨為病人每天能吃下足夠劑量而設,其實吃法千變萬化,讀者多用心,病人吃得開心,家人也可安心。

 

五、最簡單的吃法

 金針菇可以熟食已如前述,但筆者擔心許多病友無法每天挖空心思做各種烹調,而烹調所得的菜可能不容易按每日所需劑量作較精確的攝取,例如:好不容易煮了一鍋含有金針菇的玉米濃湯,你今天要喝多少才夠呢?假如菜色變化太少,你會不會日久生厭而罷吃了呢?這對胃口不佳的病友是很現實的問題,因此筆者將長期摸索所得之最簡單的金針菇吃法詳列如下:

 

1.先將1,000g(即1公斤)金針菇用冷開水稍加沖洗後,切碎以少量冷開水加入果汁機中,將金針菇分批放入打碎後成濃稠之金針菇汁,可放入冰格內冷凍保存,若你共得40塊,則每塊應含 25g金針菇。

 

2.每天取出足夠劑量的冷凍金針菇塊,若每塊含有25g金針菇,則取4~5塊,即為100~ 125g之量。

 

3.解凍、加熱。

 

4.倒入冷藏的果汁飲料中混合均勻即可供病人飲用。

 

5.避免果汁飲料中含有木瓜成份,因恐木瓜所含的蛋白質分解酵素有破壞FIP-fve之虞。

 

6.對癌症患者,尤其是胃口差、年老體衰者,可到藥房購買「安素」(Ensure)補充營養,「安素」為易開罐裝,經調味之營養補充液(醫界對無法吞嚥的病人常以此液經鼻胃管灌食),有巧克力、草莓、香草等口味,足夠將金針菇的氣味掩蓋,患者較易接受。

 

7.此方法可避免每天少量烹調之不便,若一次製備幾公斤金針菇,則足夠數週所需要。

 

8.此類金針菇混合飲料可分為兩份分別在早、午餐之間,及午、晚餐之間喝下。

 

對生食金針菇沒有不良過敏反應的人可以在解凍後免去加熱的手續,直接將金針菇汁混入飲料飲用,依筆者的經驗,生食金針菇對長期便秘有效。

 

※選購金針菇時應仔細注意包裝上的產地,以選購台灣本地生產的金針菇為首要。

【金針菇抗癌實例分享】

 

家母自20053月底發現肝癌,六月初開始生食金針菇至今家母是金針菇食療抗癌成功的首例,僅勉強可謂粗糙的人體試驗單例,說來也很遺憾而慚愧,因為本章是本手冊各章中最為單薄的一章,直至目前為止(20066月)具備明確的醫院檢驗證據,得以支持長期食用金針菇可以治癒肝癌的病例亦僅家母一例而已,可謂證據力相當薄弱,對讀者而言,相較於前述的各項理論根據反而缺少了說服力。筆者曾向陽明大學潘懷宗教授請教,國內正式進行廣泛人體試驗的可能性,他認為以目前國內衛生當局的規定,可謂關卡重重,以金針菇純屬食物而非藥品,欲證實其療效受到太多的限制。言下頗不樂觀,目前的僵局是:研究人員仍繼續在做FIP-fve抗癌機制的深入探討。說白一點,就是要想「知其所以然」,而筆者現在則想盡辦法將手冊廣為分送,甚至上網,除了希望有更多病友獲益之外,主要也是想多搜集一些類似家母的成功病例,累積的例子愈多,金針菇治癌的證據就愈顯著,也就是「知其然」的一面。當「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的成果都豐厚到某一程度時,推動正式的人體試驗也就可以水到渠成了。所以筆者在此呼籲,若有癌症病友因為看過這本手冊或上網看到並因吃金針菇而治癒癌症時,務請寄下食用金針菇前、後,甚至期間的醫院檢查,檢驗資料拷貝請惠予寄至下列地址:高雄縣仁武鄉八卦村永仁街1026812樓 溫上湘收(電話:07-374-6554 手機:0933-603-423

  

一些正在進行中的病例到20066月為止,筆者手上已有一些正向發展中的病例,簡述如下:

()一位朋友的朋友住在加拿大溫哥華,在200512月初看到TVBS轉播訪問家母的報導,當時他有鼻咽癌,並經開刀治療,但癌細胞仍在擴散,每天需吃鎮痛劑,而且一隻眼睛可能因癌細胞入侵視神經而失明,據朋友告知,在食用金針菇後約一週,鎮痛劑劑量即可減半,一個月之後,失明的眼睛竟然又恢復了視力,筆者聽了之後也是大感驚奇。但最近再詢其近況時,朋友說是病情轉壞,再仔細了解,原來他前一陣又接受化療,這正犯了食用金針菇抗癌最大的禁忌:食療與化療不能同時進行,原因已如前述,我的朋友並沒有把手冊寄結溫哥華的朋友,僅以越洋電話簡短說明,目前已趕緊聯絡告知,希望為時未晚,尚能挽回,要化療還是要食療,可能是每一位病友很大的抉擇。

()同事的太太得了乳癌,動過手術也連續六個療程的化療,苦不堪言,2005年底時,筆者得知時,正在進行第六次化療,在2006年初療程結束後,依筆者建議每天吃 100g金針菇,四、五月間赴高雄榮總檢查結果是未發任何癌細胞擴散,化療不必再繼續下去了,這個例子筆者必須客觀指出:這位太太的乳癌得以緩解有可能是六次化療的成果,也有可能是爾後三、四個月食療的結果,但無法有完全肯定的結論,但這位太太現在還在繼續吃金針菇。

()同事的舅舅七十多歲,住在台中,得到肝癌2005年下半年開胎吃金針菇,2006年初農曆春節期間已經可以笑嘻嘻的上桌打麻將了,只可惜未獲提供病曆及檢查資料,筆者既感不解,又覺得可惜。本手冊愈傳愈廣,正在試吃金針菇的病友很多,相信成功的例子在未來幾年內還會不斷增加。

若有任何疑問請電洽作者溫上湘0933-603-423

金針菇使用前後,如有腫瘤之掃描記錄及醫生診治資料,則請病友惠予拷貝寄下,卑提供更有力的佐證。謝謝!地址:高雄縣仁武鄉八卦村永仁街1026812樓﹝長谷玫瑰華城﹞

1.許輔2005。金針菇免疫調節功能蛋白質。台大園藝系。(詳見本文附錄)

 

2.許輔2006。金針菇免疫調節蛋白FVE的耐熱性、抗凍性、酸鹼耐性與耐乾燥性。Personal communication.

 

3. Leung M. Y. K., K. P. Fung, and Y. M. Choy. 1997.,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n 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tumor polysacharide preparation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 Immanopharmacology, 35:255~263.

 

4. Ryohsuke Nakai, Kikuo Sen, Shin-ichi Kurosawa,  Hroshiro shibai. 2000, Basidionycetous fungus Flammulina velutipes harbors two linear mitochondrial plasmids encoding DNA and RNA polymerases. FEMS Micrology Letters. 190:99-102.

 

5. Andrea T. Borchers, Carl L. Keen and M. Eric Gershwin.  2004. Muchrooms, Tumors, and Immunity:An Update Experimental Biology &. Medicine.  229:393-406.

 

6. Bernheimer A. W. Oppenheim J. D. 1987, Some properties of flammntoxin from the edible mushroom Flammulina velutipes. Toxicon. 25:1145~1152.

 

7. New look at two wonder mushrooms. 2005. NUS.  Htto://www.nus.edu.sg/corporate/research/gallery/research27.htm

 

8. Hsu HC, Hsu CI, Lin RH, Kao CL, Lin JY. 1997. Fip-vvo, a new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isolated from Volvariella volvacea.  Biochem J. 323(Pt 2):557-565.

 

9. Ko JL, Hsu CI, Lin RH, Kao CL, Lin JY. 1995. A new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IP-fve isolated from the edible mushroom, Flammulina velutipes and its complete amino acid sequence. Eur. J. Biochem. 228(2):244-249.

 

10. Ko JL, Lin SJ, Hsu CI, Kao CL, Lin JY. 1997.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IO-fve,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 J. Formos. Med. Assoc. 96(7):517-524.

 

11. Lin WH, Hung CH, Hsu CI, Lin JY. 1997. Dimerization of the N-terminal amphipathic alpha-helix domain of the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rom Ganoderma tsugae (Fip-gts) defined by a yeast two-hybrid system an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J. Biol. Chem. 272(32):20044-20048.

 

12. Po-Hui Wang, Chyong-Ing Hsu, Sheau-Chung Tang, Yu-Lu Huang, Jung-Yaw Lin, and Junn-Liang Ko. 2004,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 induces interferon-r production through p38 mitogen-actirated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J. Agric. Food chem. 52.2721-2725.

 

13. Palasingam Paaventhan, Jeremiah S. Joseph, See Voon Seow, Shai Vaday, Howard Robinson, Kaw Yan Chua and Prasanna R. Kolatkay. 2003. A 1.7 A Structure of Fve, a Member of new 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amily. J. Mol. Biol. 332,461-470.

  

結語&致謝前在台灣有關金針菇免疫調節功能蛋白的研究工作可謂方興未艾,且與新加坡方面有相當密切的交流互動。國立台灣大學的許輔教授與旗下的研究生已致力於FIP-fve抗腫瘤機制的研究多年,以求了解何以FIP-fve能提高免疫力並進而抗癌,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研究。以筆者對家母抗癌成功的親身體驗,以及最近數月來由親友傳回的數例頗有進展的金針菇抗癌喜訊,筆者認為前述多位學者命名FIP-fve為「調節」蛋白是過謙了。假如攝取量足夠,並且較長期每天攝取,其功能何止是調節而已,我認為它就是能抗癌,硬是能治癒癌症。當然,人類罹患的癌症種類何其多,在醫界尚未進行廣泛的人體試驗之前,驟下斷語未免言之過早,但下列五點論述至少讓我們可以用較為樂觀的態度來面對抗癌大戰:

 

()筆者常被問到,吃金針菇是否對各種癌症都有效?正如本手冊中所指,金針菇既含有抗癌功效的多醣體,也含有抗癌功效的蛋白質,兩者可促進免疫系統產生大量特異性及非特異性抗體,這些抗體能隨血液及淋巴循環而巡弋全身,大部份的腫瘤或癌細胞應無法避免與這些抗體接觸而遭攻擊。假如一位癌症病患能長期足量攝取金針菇,他的體內長期保持高度的免疫力,應該能夠抗癌、治癌而且不僅限於肝癌而已。這個觀念打破了目前一般人「多吃菇類保健身體」的籠統看法。

 

()近年來流行的巴西蘑菇、靈芝等產品,均只強調含有多醣體,以靈芝製成的膠囊號稱為健康食品,但每天吃幾顆所攝取的多醣體又能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能天天吃巴西蘑菇呢?其實中研院的林榮耀院士等早已發現靈芝、草菇與金針菇都含有結構功能極相似的免疫調節蛋白,只是國內至今尚缺大量而簡單的萃取技術。所以目前市售的保健食品應具有保健之功,但對已得到癌症的病人來說,那是不夠的,這是劑量的問題。然而金針菇就不同了,它容易取得(無論量或價)處理與攝取的方法多樣,已如前述。因此,只要方法正確,正在化療者禁食,有某些特殊自體免疫疾病者禁食之外,請放心吃吧!畢竟金針菇是可供食用(Edible)的菇類,不會像外科手術與化療那般可怕。

 

()在西醫方面,治療癌症的傳統方法不外乎外科手術切除、化療及放射線療法等。但仍以早期發現提早治療為根治的先決條件,一旦發現過遲又延誤診治,導致腫瘤擴大,甚至癌細胞擴散移轉,「代誌就大條了」。家母在食用金針菇兩個月後至南部某大醫院檢查,經比對後發現腫瘤由12.2公分縮小為7.2公分時,醫師竟不置一辭,僅問:「要不要治療?」,我們答曰:「不要,不要」,隋即落荒而逃。這位醫師可能心中想:「不知又吃了什麼偏方」,却完全没有一絲好奇心查問。再過兩個多月,回到北部某私立醫院檢查,發現由7.2公分又縮小到6.0公分,而且AFPGOTGPT都降到正常值,負責診斷的是一位原已熟識的老醫師,筆者把隨身攜帶的國內外生醫、藥學期刊有關金針菇抗癌的報告影本出示,未及詳述,就被這位醫師斥曰:「這些都不可信」,「只會愈來愈大,怎會變小?」「腫瘤的大小會因掃描的角度方向不同而異」,「前後兩次檢查的醫師不同,也會造成誤差」....等,筆者於是又落荒而逃。但心中不免嘀咕,為什麼每次掃描不採同一方位?為什麼不同醫師的判讀差異如此之大?那些AFPGOTGPT又要如何解釋呢?那些研究報告總是真的吧!是負責第一線診斷治療的醫師太保守了嗎?為何如此排斥新知?還是因為忙於醫務而疏於閱讀了呢?假如有更多的醫師能在利用傳統西醫療法之餘,適度的鼓勵病人,在無礙療程的情況下,吃些金針菇,不是很好嗎?西醫是科學的一環,科學常是嚴謹而客觀的,但科學進步的原動力也需要好奇與創新來啟發,否則,金針菇這樣的好東西,只能被局限在癌末病人或西醫療法已束手無策時,才被病家以「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拿來利用,這不是太可惜了嗎?有多少正在忍受癌症痛苦的病人,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生命來等待,不知要等多少年,某大藥廠可以量產免疫調節蛋白質或多醣體,也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才能針對各種癌症完成人體測試。在這種等待中,不知道又將有多少生命因等待不及而消逝,這期間若竟捨棄金針菇而不顧,那就真的是暴殄天物了。

()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在1987年發現胃中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元凶的兩位澳洲年輕醫生,當時幾乎無人採信,近年則不但依此理論有效治療胃潰瘍,也因而降低了胃癌發生的機率。誰又能料到也許在多年之後,林榮耀院士及其他對金針菇深入研究的科學家,會因為金針菇而獲頒諾貝爾醫學獎呢?所以,吃金針菇吧,不是寒冬吃火煱時淺嚐即止的吃法,也不是一年365天內蜻蜓點水般的偶一為之。每天定量,連續數月的長期食用,才會產生奇蹟,祝你健康長壽。

金針菇抗癌探討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口統計資料 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
下面這一張表是內政部戶政司於 2010  5  19 日 發表的台灣人口數值。
 《2009 年人口五歲年齡組分統計》
 
 
五歲年齡組分
 
人口數
 
減少人口
 
減少率
 
人口累計
 
0~4
 
1,014,183
 
   
1,014,183
 
5~9
 
1,287,899
 
   
2,302,082
 
10~14
 
1,539,529
 
   
3,841,611
 
15~19
 
1,612,140
 
   
5,453,751
 
20~24
 
1,616,155
 
   
7,069,906
 
25~29
 
1,972,704
 
   
9,042,610
 
30~34
 
1,949,382
 
   
10,991,992
 
35~39
 
1,814,291
 
   
12,865,306
 
40~44
 
1,873,314
 
   
14,738,620
 
45~49
 
1,900,661
 
   
16,639,281
 
50~54
 
1,735,813
 
164,848
 
9 %
 
18,375,094
 
55~59
 
1,460,034
 
275,779
 
19 %
 
19,835,128
 
60~64
 
872,403
 
587,631
 
40 %
 
20,422,759
 
65~69
 
763,297
 
   
21,186,056
 
70~74
 
618,529
 
   
21,804,585
 
75~79
 
495,463
 
   
22,300,048
 
80~84
 
340,252
 
   
22,640,300
 
85~89
 
153,221
 
   
23,093,521
 
90~94
 
46,484
 
   
23,140,005
 
95~99
 
10,751
 
   
23,150,756
 
100 以上
 
1,937
 
   
23,152,693
 

看表可知,台灣人口數自 50  起開始下降。

五歲年齡組分
 
人口數
 
減少人口
 
減少率
 
45~49
 
1,900,661
 
   
50~54
 
1,735,813
 
164,848
 
9 %
 
55~59
 
1,460,034
 
275,779
 
19 %
 
60~64
 
872,403
 
587,631
 
40 %
 

50  54 歲年齡組:比上一年齡組,下降一坡,下降率是 9%! 
55  59 歲年齡組:再比上一年齡組,下降一坡,下降率是 19% 
60  64 歲年齡組:比上一年齡組,有很明顯的下降,下降率是 40% 
49 歲止的人口是 1,900,661 人,
64 歲止的人口是 872,403 人,
15 年之間 1,028,258 人不見了, 54% 的人口哪裡去了?

以如此下降率,來演算一個例子:如果,有 100 個同為 50 歲的同學 ,約定在每五年的元旦日開一次 同學會,全體同學都要參加,每五年的參加人數將如下:
50 
歲時的元旦日同學會,來了 100 個同學, 55 歲時的元旦日同學會,來了 91 個同學, 9 個人不見了, 60 歲時的元旦日同學會,來了 74 個同學,又 17 個人不見了,
65 歲時的元旦日同學會,來了 44 個同學, ! 30 個人不見了; 
50 歲的元旦同學會至 65 歲的元旦同學會,經過 15年之間, 100 個同學只剩下 44 個,折損率是 56% ,
而最大的關卡是 61 歲到 65 歲之間,折損率高達40%  
這 個數值,是不是在暗示, 65 歲是人生的一個大關? 

政府以年滿 65 歲以上者,稱為長者;而以年滿65 歲以上長者視為老人,是否以此為準? 很顯然,60  64 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為什麼?

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因為身體的器官組織均需要充裕的養分與足夠的氧才能正常運作,血液循環正是扮演輸送的角色,一旦血液循環差,器官組織得不到適當的補給,自然會功能下降。

根據研究, 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著年齡增加,功能減緩。
通常 50 歲以上的人,容易感覺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勞累。 如果 50  59 歲還自認寶刀未老, 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或生活、飲食方式, 到 60  69 歲所有病號就紛紛出籠。

據臨床統計,60  69 歲是各種疾病發病的高峰期 !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白內障、慢性支氣管炎及癌症等疾病,最容易在這個年齡?! h發生,大部分的人在 45 歲前,都是非常健康的。

換句話說, 如果 50  59 歲能善加保養,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有助避開 60  69 歲的疾病危險期。 那麼, 50  59 歲的… 醫師與保健專家建議:50  59 歲的人要先建立 防衰老的準備 ,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避開容易影響健康的刺激行為,飲食求清淡規律 , 不過度勞累 ,不加重生理與心理的負擔。 如果能渡過 65 歲的這個關,以後身體狀況便會保持平穩;人體在 70歲之後,身體又將趨於正常,衰老現象趨於平緩。
70 歲的元旦同學會來了 39 個同學,只少了 5 個人。希望大家都長壽且健康!!!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質疏鬆是沈默殺手,調查發現,台灣有 1/5婦女是在經歷骨折疼痛後,才知骨鬆已上身;令人擔憂的是,有許多中老年族群,寧願上健身房吹冷氣運動,卻不願意在戶外多曬太陽,顯示國內骨鬆預防觀念仍嫌不足;醫師提醒,唯有定期骨質密度監測,建立良好的飲食模式,與生活型態,攝取足夠的鈣質,培養戶外運動習慣,多曬太陽,才是最佳的保骨本之道。 

醫師提醒,骨質疏鬆是無聲無息的,千萬不能忽略它,培養戶外運動習慣,多曬太陽,才是最佳的保骨本之道。 

林口成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鐘指出,女性在45歲即開始進入更年期,由於雌激素減少,會使骨質快速流失,建議可以多攝取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黃豆或豆製品,像是豆漿、豆腐等。

根據衛生署膳食營養素攝取標準,成年人每天應攝取1000毫克,但經國人營養調查結果,成年人每天平均攝取只有約500毫克,明顯不足,其中更以年輕女性攝取量最低,長期鈣攝取過低,會讓骨質量不足,更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性。 

蔡文鐘教授表示,骨質疏鬆症主要是因老化,及內分泌因素導致骨骼質量減少,使骨骼變得脆弱、疏鬆,因而容易變形及骨折;其形成原因除老化、停經外,在飲食生活上過量使用煙、酒、咖啡者,都會使骨質流失加速,更易引起骨質疏鬆症;尤其女性過了 50歲後,骨鬆罹患率大幅增加,且骨鬆使女性未來骨折風險增加,因此,骨鬆婦女應持續 1年 1次骨密度追蹤與治療。 

在保骨本方面蔡文鐘醫師建議,除要多增加鈣的攝取量,也可選擇鈣質補充劑;此外,增加運動頻率,最好多到戶外走走,多曬曬太陽,可產生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 

運動不僅可減少骨質流失,還可以促進鈣質吸收。研究證實,多從事負重運動可強化骨骼與肌肉,增加身體的骨量,像是步行、慢跑、太極拳、體操、球類等運動,保持緩慢、穩定、順暢的速度,每週2到3次,曬太陽每次15到30分鐘,對防止骨鬆有加分效果。2012年5月14日 18:32【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2/4945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文明病趨增狀況,其中以糖尿病、膽固醇患者人口數,佔有多數比重,經國內醫學界、營養師、保健專家多年統計分析,發現糖尿病、膽固醇指數過高或異常民眾都有「好吃懶動」特徵,保健專家美商寶麗纖來台召開一項會議中,特邀美籍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博士Thomas Cutler發表研究報告,國內數十位醫師也共襄盛舉這場國際醫學盛會。

近年來國內醫學界統計發現,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連續三年排第五名,且位居五名內不衰;官方研究得知,糖尿病不僅來自遺傳,肥胖、情緒壓力、懷孕、藥物、營養失調等症狀,都能促使糖尿病發生,其中區分有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已知特有病因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類別。 

會議中,生物學權威博士Thomas Cutler在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的誘發,是人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產生不良反應,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產生血糖上升,讓體內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代謝發生異常所致。

膽固醇指數過高為何有礙健康,同是生化博士Thomas Cutler表示,膽固醇須與脂蛋白結合後,再運送到體內各部位,其中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造成血管阻塞禍首壞的膽固醇。 

當壞的膽固醇含量大於體內需求時,會屯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硬化而變窄,初期無任何明顯徵兆,但過一段時間後,淤積在血管內膽固醇愈來愈多,以致血液流動受阻,重要器官得不到血液中足夠氧氣、養份而壞死,若供給心臟的血管阻塞,易引致心肌梗塞,而供給腦部重要血管阻塞時,就造成腦中風了。 

目前國內治療糖尿病,藥物大致有口服降血糖劑、注射胰島素兩項,因糖尿病是無法根治之症,是伴隨終身需長期抗戰的慢性疾病,提醒國內患者需做好飲食控制、常規運動、遵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而總膽固醇偏高的成年人,可透過飲食清淡、控制體重、控制血壓、持續戒菸等方法來降低總膽固醇的數值。【記者林呈彥/新北市報導】

內容來源 : NOWnews更新日期 : 2012/5/3 19:54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蘇被日本人稱為延命草~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養生保健很需要它!

圖片1.jpg 圖片2.jpg 圖片3.jpg 圖片4.jpg 圖片6.jpg 圖片7.jpg 圖片5.jpg 圖片8.jpg 圖片9.jpg 圖片10.jpg 圖片11.jpg 圖片13.jpg 圖片12.jpg 圖片14.jpg 圖片15.jpg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很棒為了自己及家人一定要看下去~

最近我看了數本日本石原結實醫師寫的書,書中常提及「癌細胞怕熱」的觀念,覺得蠻有意思的,把它記下來跟大家分享,也算是我的讀書筆記。

石原醫師認為,現在醫學已非常進步,醫師也愈來愈多,癌症卻依然有增無減,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現代人普遍體溫低下,因人體體溫降至35度時,正是癌細胞最活躍繁殖的時候,反之,當體溫達到39.6度以上時,癌細胞就會全部死掉。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衛生組織(WHO)4日針對「世界癌症日」發表一項最新建議,民眾每週應至少從事150分鐘的溫和體能運動,以減少罹患乳癌與直腸癌的機率。在此同時,衛生專家指出,倘若民眾能吃得健康、少喝酒與多運動,美、中、英3國民眾每年可以預防三分之一各種一般癌症上身。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地球百分之80%的產物都遭到基因改造,曾想過背後的結論會是甚麼?原來地球的基因不斷消失。研究中已發現將危害人體的物料一直不斷的遍行全球,你知道背後目的為何?!人類開始將自己當上帝,計畫降低未來人口來節約有限的地球資源,你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吃的美食裡有了毒藥,讓人絕育、慢性中毒、頻繁的長腫瘤、男人的精蟲生產降低...這計劃已經進行了數十年,你我有責抵制被謀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_K9T3DUqLk&feature=player_embedded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喝咖啡的人要多吃洋蔥唷 作者 /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

從不知道洋蔥那麼偉大,
送您好吃涼拌洋蔥作法

Step 1.洋蔥洗淨切絲
Step 2.
容器內裝冰水,將洋蔥絲浸於冰水中,置冰箱下層泠藏
Step 3.
隔天撈起 洋蔥拌蠔油,好吃無辛味的生菜.

洋蔥比骨質酥鬆症的藥有效

【洋蔥比骨質酥鬆症的藥有效】

家庭主婦不愛用洋蔥做菜,處理時會讓人流眼淚,很多人也怕洋蔥味。除非是手藝高超的洋蔥料理,否則真的很難找到洋蔥的熱愛者。

但是想要讓自己骨骼結實、身體長得高、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還是 乖乖地捏著鼻子吃洋蔥吧。因為權威期刊「自然」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蔬菜。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症治療藥品「calcitonin」還要好。

研究人員讓雄性大白鼠每天吃一公克乾洋蔥,連續四週後,公白鼠的骨質平均增加了13.5-18%。另一組實驗則發現,讓大白鼠食用含有洋蔥的混合蔬菜,也能夠減少骨質流失問題。第三組實驗則是讓摘除卵巢的雌性大白鼠每天吃1.5公克的洋蔥,結果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 25%更值得注意的是,洋蔥的保健功效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得到了。

研究人員認為,洋蔥的效果可能來自於「預防骨質流失」,因此想要利用洋蔥保健的人,每天可能要吃上200-300公克(10盎司)的洋蔥,才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醫食同源,在我們日常食物中,有很多蔬菜水果都具有藥物般的療效;像西餐裡少不了的配菜洋蔥,它對身體的好處簡直超乎想像。洋蔥炒蛋,或洋蔥炒牛肉,都是美味無比的健康菜;而洋蔥還可以用來生吃或榨汁喝,根據醫學實驗,它更能發揮多種神奇療效。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洋蔥可以預防膽固醇過高】 
據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克多格爾威治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HDL含量 HDL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種被認為有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膽固醇,也是一種的好的膽固醇。)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以保護心臟,這原是個民間偏方,克多博士在自己的診所裡對病人進行實驗,證明洋蔥確有提升好膽固醇的療效,不過洋蔥煮得越熟,越不具效果。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洋蔥可以分解脂肪】
克多博士讓診所裡的心臟病人每天吃洋蔥,結果發現洋蔥裡所含的化合物也能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所以說牛排通常搭配洋蔥一起吃,是很有道理?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洋蔥可以預防胃癌】
洋蔥和大蒜、大蔥、韭菜這些蔥屬蔬菜,因含有抗癌的化學物質,據研究人員在中國山東省一個胃癌罹 患率很高的地方所做研究發現,當洋蔥吃得越多,得胃癌的機率就越低。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洋蔥可以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由於洋蔥可以抑制組織胺的動,而組織胺正是一種會引起哮喘過敏症狀的化學物質;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洋蔥可以治療糖尿病】
很久以前,洋蔥就被用來治療糖尿病,到F現代,醫學也證明洋蔥確實能夠降血糖而且不論生食或熟食,都同樣有效果。原來洋蔥裡有一種抗糖尿病的化合物,類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劑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及釋放的作用。

洋蔥可以防治失眠

【洋蔥可以防治失眠】
洋蔥的妙用還不止上述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洋蔥還可用來防治失眠:將切碎的洋蔥 放置於枕邊,洋蔥特有的刺激成分,會發揮鎮靜神經、誘人入眠的神奇功效。

洋蔥可以防治鼻塞

【洋蔥可以防治鼻塞】
感冒的時候,喝加了洋蔥的熱味 噌湯,很快就可發汗退燒。
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蔥抵住鼻孔,洋蔥的刺激氣味,會促使鼻子瞬間暢通起來。

 

感謝好友傅宏仁轉寄的好文章分享!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念裡總是認為肚臍只要保暖好,就比較不會感冒了 …

這句話是沒錯啦,但是有更需要保暖的地方也要保暖好 … 保護好這三個地方,才能更有效避免受涼的情況發生哦 ! 

一、雙手的肩膀。

二、喉嚨下方的凹陷處

三、雙腳的膝蓋。

這三個地方才是真正比肚臍更需要注意的地方 !  

醫生說在美國早已研究結果出來好久了,鼻腔中有三塊區域其中一塊的組織是和肩膀連相結的,就是說一旦肩膀受涼鼻子自然而然就會不通鼻塞、流鼻水不舒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是鮮少人知道明白。

再來喉嚨的下方凹陷處,也是不能吹到風的一旦保暖沒做好,也是會有感冒發生的可能,所以穿著很重要,夏天大家都想穿的少一些,涼快一點的小可愛紛紛出籠 加上 V領或是低胸,不但肩膀沒保護,喉嚨下方也是會受到風寒的!

最後還有膝蓋的保暖也是一樣,都是超重要也超被忽略的地方 !

大家都只知道肚臍別受涼,事實上 '三點不露 '真得是更重要啦 ~

要記得哦 肩膀、喉嚨下方凹點、膝蓋 都是需要好好照顧、好好保暖的哦 !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臟科醫師聲明:中年媽媽運動時牙齦痛,竟是心絞痛徵兆。

50歲的陳媽媽是家庭主婦,身材很標準、看起來很年輕,除了有高血壓外,並沒有其他疾病。而且她非常注重飲食養生,不菸、不酒,每天都有運動的習慣。

但是,最近陳媽媽卻發現,早上慢跑時牙齦會痛,假日和先生去爬山,沒有多久,牙齦也會痛,只好提早回家休息。先生勸她去看牙科,可是陳媽媽從小就怕牙醫,所以,當她去看她的家庭醫師時,順道告訴醫師最近發生的這些情形。沒想到醫師很謹慎告訴她:「趕快去看心臟專科醫師,請醫師幫您做詳細的檢查。」
  
陳媽媽回家後告訴先生,陳先生半信半疑說:「牙痛怎麼會看心臟科呢?」陳媽媽說:「但是醫師是很嚴肅地建議我趕快去看耶!不是開玩笑喔!」隔天夫妻倆一起到心臟科門診求診。
醫師聽完陳媽媽的敘述後,告訴她:「陳太太,我建議您住院安排做心導管檢查,您的牙齦痛應該是『心絞痛引起的反射性疼痛』。」
 
經過心導管檢查果然發現,陳媽媽的心臟有3條血管阻塞,而且還有多處阻塞的情形,因此醫師建議陳媽媽接受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繞道手術;她在手術後,恢復良好。

大多數人對「心絞痛」症狀的認識是:胸悶、胸前劇痛、盜冷汗。其實,心絞痛的症狀還有:手麻、肩胛骨(後肩膀)痛、下巴(或牙齦)痛、麻,而這些症狀都稱為反射性疼痛。 
  
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肥胖者外,年齡(4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有家族史者,亦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護理師)
   
關於心臟病發作, 除左胳膊痛苦以外,心臟病發作會有其他症狀:如下巴會劇痛,以及噁心和盜汗,然而這些症狀也許並不常常發生。  
 
注意:心臟病發作期間,可能不會有胸口的痛苦。多數人(大約60%)在他們的睡眠期間心臟病發作,因而沒有醒來。 然而,胸口痛也許會讓您從您的熟睡中醒來。如果這樣,立刻咬碎二阿斯匹靈在您的嘴中並且與水吞下他們。 
 
之後,給鄰居或居住非常近的家庭成員打電話 -說; " 心臟病發作!  已吞了2顆阿斯匹靈。" 
 
然後坐在前門附近的椅子或沙發上,並且等待人們的到來~絕不能再躺下來~ 
 
 
心臟科醫師聲明,如果每個人,在收到這電子郵件以後,送給10個人,大概會有一個人的生命能被保存!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排尿是理所當然的生理需求,當排尿產生疼痛或有所障礙時就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但現代人上班上課工作忙碌往往忘記喝水或是忽略排尿,一旦有尿意是必須立即處理的事情,但是每個人心裡總想著在等一下而長時間憋尿、或是飲水量不足,常常等到事情處理完或是下課才去上廁所,讓膀胱尿道等的負擔到達極限而產生急性疼痛,頻尿、漏尿、性功能的障礙、尿失禁的情形產生等作用,嚴重影響到工作、家庭與生活。

有攝護腺肥大的李先生表示,當初檢查攝護腺的過程非常疼痛,讓他後悔以前為何不盡早做保養。

目前台灣男性攝護腺癌症已高居第五名,女性則是尿道炎為最常見的泌尿問題,現在已經不止是男人的專利,而是普遍男女性的通病。年齡越大腎功能的退化速度則越快。因此平時保健與防護就相當重要,除了要多喝水以外,保健品更是輔助維護泌尿系統健康的一大助手,現在更有「水溶性金瓜子」(http://goldseed.weat.com.tw/)結合蔓越莓為泌尿道做更強大的防護。

一般人對於「金瓜子」不太陌生,常於過年或是休閒時食用,但是歷經20年研究金瓜子顯示,金瓜子含有豐富的鋅與男性激素,對於男性前列腺,有保養與維護的作用。不起眼的金瓜子裡含有胡蘿蔔素、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1、B2和鋅,且大部分皆是水溶性的營養素,對於泌尿系統所需的養份與保健有相當不錯的吸收效果。

現在不需為腎而大把的嗑瓜子了,一顆水溶性的金瓜子錠大約有18750顆金瓜子的營養素,對於平日忙碌的上班族來說,補充一顆水溶性金瓜子來達到保健泌尿系統的功效是最為便利且經濟。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金瓜子搭配蔓越莓為男女性的泌尿系統做更完整的防護與保健,現在做好保養,為以後存好腎本,預防衰竭提早到來,養腎工夫不可少。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13/112/2cxkx.html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只是秦始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長壽。然而就是再注重飲食健康和運動健身,也很少有人能保證自己可以健康到老。近日,美國紐約醫學院精神醫學專家在美國“老人學家”雜誌上的文章指出,在追調查了近百名九十歲老人的生活狀況後,他們發現,活過九十歲的人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徵: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溜滑梯竟遭燙傷?美國一名1歲半小女孩在白天玩溜滑梯,竟導致全身多處2度燙傷,家長懷疑該溜滑梯材質無法防熱,才會讓小孩燙傷,而記者在類似天氣的情況下測量該溜滑梯的溫度,發現竟高達攝氏73度。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走6000步可預防疾病,達到延年益壽效果。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運動與健康部主任邁克爾‧普瑞特博士表示,根據調查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300萬人死於不運動。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關喝咖啡和茶有益健康的研究再添一樁,荷蘭一項長達十三年、涵蓋對象達四萬人的新研究指出,如果每天喝二至四杯咖啡,可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減低二○%;如果每天喝上六杯茶,減低心臟病風險達三分之一。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和義大利研究員已提出警告說,晚上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恐將提前踏入棺材。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研究員表示,經常睡眠不足的人死亡機率,比擁有「理想睡眠」6至8小時的人高出12%。

他們還發現,睡眠超過9小時和早逝也有關連,縱然睡太多可能只是健康不佳的一種徵兆。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蕉不止可以幫助消化,說不定還能對抗愛滋病毒。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進行實驗室研究時發現,香蕉中有一種「凝集素」成分Ban Lec,這種成分有助對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和兩種常用抗愛滋藥物相比效果不相上下。研究人員相信,這種治療方式很便宜,若善加應用此成分,應可拯救數以百萬的生命。

凝集素自然存在於植物當中,幫助植物對抗外來感染。研究人員發現,香蕉中的凝集素BanLec在蛋白質上作用,包圍HIV基因,這樣病毒就不致長驅直入。這項研究發表於「生物化學期刊」。

首席研究員麥克史汪森(Michael Swanson)接受英國「每日郵報」專訪時表示,愛滋病毒會產生突變,並出現抗藥性,因此有些藥物會逐漸失去效用,但香蕉裡的凝集素較少產生這類問題,它會和糖分連結在一起,跟著病毒變化,病毒比較無法衝破防線。研究人員期盼未來這種成分能應用於臨床治療。

引用新聞來源: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0/03/17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7/128/2266j.html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身為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的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繼日前發給全校師生公開信後,今天以身作則,與妻子前往校內施打站接種新流感疫苗。並呼籲全民接種,不要聽信流言。

賴明詔表示,寒假及春節假期即將來到,民眾南來北往,可能帶來H1N1新型流感疫情大流行。他研究病毒數十年,成大的教職員及學子也都是知識分子,應理性相信科學證據,不要輕易聽信流言,懷疑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以免爆發嚴重疫情。

他說,原本行政院衛生署將民國46年以前出生者,列為最後一個施打疫苗順位,所以他先前並沒有前往接種。現在衛生署已取消順位,知識分子有必要以身作則,就帶同樣擁有醫學背景的妻子,一起接種疫苗。

引用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5340126.shtml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