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哲學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980年,大衛在美國阿靈頓商學院讀書。他的大學生活,主要靠父母按月寄來的那麼一點錢來維持。 不知怎麼的,家裡兩個月沒給大衛寄錢了。大衛的布兜裡只剩下一枚硬幣了。肚子咕咕直叫的大衛走到電話亭旁,把所有的錢也就是那小小的一枚硬幣投了進去。 「喂,你好,」電話接通了,千里之外的大衛母親說話了。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禪宗裡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著找接班人。

 

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叫到面前,這兩個弟子一個叫慧明,一個叫塵元。

 

 

高僧對他們說:「你們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寺院後面懸崖的下面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塵元一同來到懸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懸崖,崖壁極其險峻陡峭。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法師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一0二)   2008/10/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482-01


問:最近出現了奶粉摻三聚氰胺化學有毒物的事件,引發大眾食品安全的恐慌。建築行業的人聽到之後說建築業也存在同樣的質量安全問題。做影視的人說影視作品為了追求收視率,害人的更多。諸如此類訊息,令人聽後不免身心不安。請老法師開示,如何從因上下手改變現況?如何使人們不再飲苦食毒,減少殺盜淫妄的精神污染,聽聞啟迪正知正見的教誨?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股市暴跌 全球金融危機


淨空法師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一0二)  2008/10/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482-01


問:近來美國股市暴跌,令人切實地感受到一切法如夢幻泡影,請老法師開示,如何通過此次金融危機,喚醒人們不再追求這種夢幻泡影般的財力,讓人們懂得人生的幸福不能建立在剎那生滅的假相上。再請問什麼才是人們生命安全、內心安穩的真實保障?


答: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涉及到高深的哲學,也講到因果業報。迷失了自性的人,無一不追求財富。財富能否追求得到?孔子在兩千五百多年前說過,如果財富可以追求得到,任何工作他都願意做;如果追求不到,就從我所好,不須操這種心,此話是正確的。香港的李家誠先生是香港首富,事業做得很成功。你跟他學學看,能否成為香港首富,發大財?諺語所謂「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三十年前我首次到香港講經,在倓虛老法師辦的中華佛教圖書館,講了兩個月的《楞嚴經》,然後移到香港藍塘道光明講堂又講了兩個月。在圖書館裡,我看到弘化社出版的佛經善書,非常歡喜;弘化社是印光大師的佛經流通處。他老人家一生所收的四眾供養,只用來做印經布施,真的是一門深入,這給我很大的啟示。我以後學習印光大師,這一生專門印經,不搞別的。


從書的版權頁看,他一生有三種書印的最多,數量在百萬冊以上,在那時有這樣大的數量很驚人!哪三種?《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這三種都不是佛經,我那時想了好幾個星期,老法師是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他為何不大量印佛經,譬如印淨土五經一論:《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往生論》。我想了幾個星期才懂,這是為了救社會,為了滿足社會大眾的欲望。什麼欲望?發財。這三種書教你怎麼發財,了凡先生是最好的榜樣。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財從哪裡來?這是講命,命裡有財。命裡的財從哪裡來?過去生中修財布施,這是因,今生才能享受福報。


財布施,每個人布施的多少不同,像李家誠先生是過去生生世世修財布施,布施的太多了,所以今生果報現前。我們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怎麼能跟他比?所以,同樣做生意,他賺錢,我失本。不是人人都有那麼大的財富,不可能的事情。投機取巧賺了一筆錢,你很歡喜,實際上都是命裡有的。命裡沒有的,投機取巧也賺不到,去偷、去搶也搶不到;能偷來、搶來的,還是命裡有的,你說冤不冤枉?但是用不正當
的手段去取得,會使命裡的財庫打折扣。譬如你命裡有一千萬的財富,你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一千萬打個對折,只能獲得五百萬,你還覺得很了不起,其實已經虧折了一半。如果用謀財害命不道德的手段,恐怕命裡的財庫要損失百分之九十,為何要做這種傻事?


袁了凡先生得到雲谷禪師的開示,他覺悟到財富是財布施的果報,聰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是無畏施的果報,他就真幹了,而且太太也幫助他,果報就現前了。他命裡的財富、聰明智慧天天增長,年年不一樣,他的信心愈來愈堅定。他尚未遇雲谷禪師之前,遇到一位看相的孔先生,看得非常之準,說他命裡沒有功名,地位只是秀才,一生最高的地位是在四川偏僻的小縣做一個縣長,壽命五十三歲,命裡沒有兒子。以後雲谷禪師告訴他改造命運的方法,沒有別的,只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他明白後真幹,命運全改了。官做到寶坻知縣,那是大縣,不但是大縣,直接歸皇帝管的。命裡沒有功名,以後他考取了舉人,考取了進士。命裡沒有兒子,生了一個好兒子。壽命五十三歲,後來他活到七十四歲。


讀聖賢書明白這個道理,求財有大道,不是求不到。我年輕時,有很多人給我算命,我自己是不太相信,但是很多人好奇,而我的命很苦、貧賤。貧是命裡沒有財庫,所以物質生活非常艱苦;賤是沒有地位,沒有官運,不能做主管,頂多給人做幕僚,幫助別人。壽命也短,只有四十五歲;了凡先生五十三歲,比我長命。我是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好老師的指導,章嘉大師教我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當時我跟他說「我連自己生活都非常困難,哪有錢布施?」大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我說:「一塊錢勉強還行。」他說:「那就可以了,你就從一毛一塊布施起。」我就真幹了。那一毛一塊怎麼布施?我們常去寺院參加法會,活動中看到有放生捐錢,我也捐一毛兩毛;看到有印經捐款,我也捐五毛一塊,就從這做起。確實愈施愈多,三種布施都做。


出家之後,所有的供養都用來修布施,布施貧窮、布施醫藥。每月一定送一些錢到醫院做醫藥費,貧窮的人來看病,沒有錢買藥,拿這些錢去用。一直到現在,我住在澳洲圖文巴小市,這裡有一個公立醫院,我每個月捐一萬塊錢醫藥費,捐了六年。還有一個基督教的臨終關懷中心,是私人辦的,辦的很好,臨終的時候無論你信哪個宗教,他都幫助你,這個太難得了。他經費有困難,我也是每個月固定給一萬塊錢,很
多年了。布施醫藥是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法布施跟印光法師學的,這是我年輕的時候作夢都不敢想的,怎麼能想要布施大藏經。我們贈送全世界的大藏經,目標訂在一萬套,現在大概已經送出將近八千套,這是大數;經論善書小部的,則不計其數。這是佛教導我們生財有大道,你要想財用自在,財不必攢積許多,你只要肯布施,真的是有求必應,心裡想做什麼,需要多少錢,財就來了。命裡有,無論從事什
麼行業,一定賺錢。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佛不騙人。


我學佛五十七年了,講經到今年也五十年,我可以給諸位做證明,一點都不假,所以一生樂此不疲。方老師最初把佛法介紹給我時,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我這一生做到了,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為什麼不幹?世間名聞利養全是假的。佛告訴我們,財為五家共有,五家是在古時候講的,封建時代的印度跟中國都不例外。一是官家,犯了罪,被判刑抄家,家業被官府沒收。二是水災,大水來了,財產被淹
沒。三是火災,一把火燒光了,財產沒有了。四是盜賊,被盜賊搶劫。最後一個是敗家子,把家產敗光了。佛說財為五家共有,命裡沒有,你守不住,你守這個就大錯特錯。有財應該怎麼辦?盡量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不要攢積。積就有限量,施沒有限量,施財得財,施法得聰明智慧,施無畏得健康長壽,這三樣都是每個人所希求的,不種因哪來的果?真正的因,真實果報,諸位看《了凡四訓》、《感應篇彙
編》、《安士全書》,就完全通達明白。讀後你才曉得,「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一點都不假。


什麼才是人們生命安全、內心安穩的真正保障?我給你一句話:《大方廣佛華嚴經》真實不虛,能夠契入華嚴境界,你生命就安全了,整個世界毀滅,你不毀滅。為什麼?你入了華嚴境界。如何契入華嚴境界?我最近講完一小部的論,賢首國師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你依照這部論去學習,就能入華嚴境界。真正得到生命安全、內心安穩,真實不虛的保障。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月7日出生的人,總是無可抗拒地受到隱晦或秘密進行事件的強烈吸引,一般而言,他們自己

的行為相當公開,卻對偵探、推理或間諜之類的故事有極強烈的喜好。而比較傾向於學院或科

學研究的人,可能就會希望自己能駕馭外國的語言、專研歷史或解開大自然的奧秘。對出生於

這一天的人來說,能令他們感到快樂的事莫過於發掘出不曾被人知曉的珍聞奇事,並透露給親

近的友人或同事知道,就某種程度而言,他們就像是偵探、喜歡挖掘出真實真相,並以有趣或

甚至能獲利的方式來加以運用。

這一天出生的人必須小心防範,由於他們一心追求事實真相,可能無意中因此樹立了一些敵

人,特別是那些因為他們揭露真相的行為而受到傷害或必須做出一些妥協的人。有時候雖然他

們有良好的動機,但認也無法預測事情會演變成怎麼樣的後果。除此之外,他們也必須下一番

苦工來研究自己的新發現,並作成可靠的結論或陳述,以免淪之為道聽途說。

 

許多8月7日出生的人都有種想表露內心世界及個人隱私的慾望,可是又十分害怕這麼做,結

果,反而更守口如瓶。通常他們只會向一個親密的朋友或家人透露心事,所以就擄是親如妻子

或丈夫,在和今日出生的人相處了一輩子之後,也不一定會瞭解他們心中深藏的秘密世界。所

以會有這種情形產生,是因為這些8月7日出生的人很擅長扮演兩種或更多的角色,就外表上來

看,他們也許是最保守、正直的公民,而且也的確是模範先生、太太和父母;但在同時,他們

卻擁有從不為人知的另一個秘密世界。一些8月7日出生的人能夠在這當中找出一種平衡的生

活,且成功地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直到某一天或甚至過世之後,別人才知道他們隱藏的另一

半世界。

此外,這一天出生的人非常懂得運用幽默來化解潛在的危險,尤其是在對自我產生懷疑時。不

幸的是,基於習慣,他們常會刻意隱瞞一些瑣碎的事,或是在不必要時將真相全盤托出。對於

部分的人來說,他們甚至會覺得給予一個直接的回答或扼要陳述是件挺困難的事。如果他們在

陳述某件事時,不知不覺地加油添醋,那很可能是為了取悅別人。當他們極度想融入工作環境

或社會團體中,特別是為了想讓別人欣賞他們的所作所為時,這種想取悅他人的特質會變得格

外明顯。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8月7日出生的人會受到數字7和海王星的影響。由於海王星是個控制影像、夢想與心靈現象的

星球,如水一般,因此這一天出生的人也會比較不穩定。這種力量一旦加上太陽(獅子座的主

宰行星)的影響力之後,會使今天出生的人做出反覆無常的行為,擬出不切實際的計劃或期

望,甚至還會出現令人厭惡的行為。典型的受數字7影響的人很喜歡變化與旅行,這和8月7日

出生者的喜好頗為吻合。

健康

對8月7日出生的人來說,他們最大的健康威脅是在心理方面。有些人因為與現實脫節,以至於

表現極不穩定;而另一些人則拚命追求穩定的生活,但在這麼做的同時,卻感到極大的壓力。

事實上,大部分出生於今天的人都能從心理治療或咨商中獲益匪淺,有效的治療不僅可以使他

們的行為受到客觀的輔導,還能在嚴格保密的環境之下,使他們有機會探索自己的內在真相。

由於大多數8月7日出生者的健康情形完全隨著心理狀態起伏,因此,照顧其心理健康被列入優

先考慮。建議他們要三餐定時,注重營養的均衡,經常從事不太激烈的運動。

建議

將你偵查的長才用於有建設性的目的上,不要只是停留在滿足私人的層面而已。試著以公正與

誠實的態度來對待周圍的人,同時要對自己坦白。

名 人

李奇(Louis Leakey)英國古生物學家與理論家,在Olduvai Gorge遺址上發現早期人類活動

的遺跡。他也是作家,著有《人類的起源》。

日本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著有《龍馬風雲錄》、《阪上雲》以及一系列的「歷史紀行」等

書知名。

荷蘭出生的間諜瑪塔哈莉(Mata Hari),她是雙重間諜,也是一名舞者,後被處決。

美國政治家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邦奇(Ralph Bunch),他促成以色列與阿無產階級伯之間的停

戰,也曾任聯合國的官員。

寇克(Roland Kirk)美國爵士樂多種樂器演奏者。

美國電影導演雷伊(Nicholas Ray),曾寫作和導演廣播劇,並擔任舞台演員及導演,主要作品

有《養子不教誰之過》等。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7張是「戰車」,牌面上的勝利者以一種強而有力的姿態,展現他在人世間

的豐功偉業。這張牌可以解釋成:不論正道多麼艱險難行,你都得繼續走下去牌面正立時,代

表成功、有才能和有效率;若牌面倒立,則暗示專制的態度和拙劣的方向感。

靜思語

電話已成為現代人無法溝通的最終象徵。

優點

聰明、有趣、善於社交。

缺點

愛窺視、自我傷害、隱遁心強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值得深思警惕

前些時候,在一個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節目中訪談一位頗具知名度的青年企業
家,按照慣例,在節目漸近尾聲時,
主持人提問: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
是什麼?
沉思片刻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個小伙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
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
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憑著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
為萬分之三。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
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頻頻

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

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然而數日之後,
卻又都是婉言相拒。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
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

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
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記載。
我們認為此事至少
証明了兩點:
1.
你不尊重規則。
2.
您不值得信任。
鑑於以上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

直到此時,他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 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
還是對方在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
:「道德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第二天,他就啟程回國了。故事講完了,電視中出現一片沉寂。

Ahs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